看完後跟星之聲的感覺一樣 那就是有神快拜!
大部份除音樂和其他三人聲優是別人配的之外都是由吉浦康裕一手完成的
由2004年初開始準備的作品只在兩年就有這樣的表現真是讓人驚訝
整體的光影 作畫 分鏡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音樂也因為找對人的關係在短短的半小時內有著極高的水準和融入感
最後看到那個PV開始播放的時候我已經被完全的震撼了(?)
我實在是沒有想到有PV還可以這樣用而且這首真是超好聽的

劇情方面大致的主題是可以理解
不過最後的結局卻讓我感到有點混亂的感覺
不過記錄發掘局的主意和裡面的一些概念我蠻欣賞的就是了


主角ウラ的世界中他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記錄發掘局的分析員之一
在這個人們都生活在巨大收容所的世界他的工作就是將世界過去的記錄回復
記錄發掘局成立的目地就是從這些回復的紀錄中拼湊出世界過去的模樣
這也是這時代世人唯一可以知道過去的手段

ウラ在本次的工作結束後收到了一個讓他很有興趣的影像記錄
而且因為有復元可能的關係讓他往後的幾日熱衷於解析這個記綠
而女主角リコ則是對她目前的工作抱著有就上沒有的話就算了的態度


在這個世界中人們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環境維持裝置的關係
因為生命的來源本於海的關係就算是現在也還是有很多人對表層的世界癡迷著

在那個影像的回復工作中隨著影像的輪廓越來越清晰
ウラ和リコ看到了那名謎之女子手上拿著是以往被稱為書的物理記錄工具
從那名女子身處場景來看該處應該是屬於資訊存取庫的地方

隨後的幾天復原工作一直在進行中
雖然說那隻字片語對於整體的分析工作很不樂觀

ウラ那個只有聲音的同寮在看著過去的記錄然後再看著現今對人類感到了絕望
跟其他一開始找到新記錄就會很高興的眾人一樣
現在找到新記錄的感覺已經變了…

人們留下記錄為的是留下永恆
可是現在看著這些記錄卻只希望如果這一切都不是真的該有多好
因為這是真的所以有著這樣的世界那還不如從一開始一切就有如虛幻…


在リコ身邊坐下的ウラ聽著她說著曾經生活在表層的人們
而リコ的奶奶就是那些人的其中之一
不知道什麼時候從天而降…濺出鮮血…

沒有環境維持裝置的地方就無法生存
造成這個現象的就是人們的愚昧
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發掘記錄的話就不會了解這些事情
就算是了解了這些事情對現在的世界能有什麼改變嗎? リコ如此的說著…

在ウラ想著有關記錄如果真的還有殘留的話不知多好的時候那個影像記錄已經復原完成了…


從影像中傳來的歌聲和影像讓ウラ攀上了升降梯往表層急速上升為的就是要看這世界的全貌
因為歌聲的吸引リコ來到了ウラ原本所在的分析室並看到了這個影像…


來到空中的ウラ看到的是空無一切的世界
這時候リコ所在的分析室出現了第二段的影像
這首歌的歌手YOKO對著當時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傳達的訊息

接下來的部份分為Part A和Part B:

A
ウラ他們所處的世界就是原有的地球
因為嚴重汙染的緣故所以造成這顆原本的藍星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雖然說在月球建立的殖民地已經略有規模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在地球等待移民船的名額
從月球看到地球的景象是有如生繡般的星球
而ウラ他們就是當初那一部份沒有移民過來的後代
ウラ在掉落的同時看著遠方有如藍星般美麗的月球…

B
ウラ他們所處的世界就是改造過的月球
YOKO說到她們所居住的地方是寧靜的海底居住區
所以才會有著海雪的出現和那異常的寧靜
ウラ在掉落的同時看著遠方就如YOKO所說的獲得重生的地球…

這結局該怎麼說呢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A
YOKO的錄像可以解釋為當年地球的人們從電視上截下來的
因為月球是海底居住區所以有大海成為藍星是很正常的 (火星都可以成為水星了說 <ARIA)
而且從ウラ的眼中看到的地球表層是被咖啡色的大氣給圍繞著沒錯
以上是所有代表A是正確的證據和觀點

而之所以會有B的解釋出現除了YOKO的錄像這一點外就是最後一張圖那不明的隔離窗!?
因為月球是真空的所以需要有隔離窗來隔離紫外線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不過仔細想想…有海就代表有水 有水就代表有大氣…
所以最後我還是比較偏向A的說法 那隔離窗就當做二次隔離吧(?)

不過這結局除非有人上來然後是我下面的觀點2不然主角是死定了(?)
有重力的話從那麼高的地方掉下來 死!
沒有重力然後又沒拉到什麼東西的話就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沒吃沒喝 死!
只有半個小時就死了的男主角(淚)


 

這部所要表達的理念就是環保的重要
多年之後我們的後代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切都是現在人類愚蠢的錯

人口的無限增長造成資源的吃緊
現在最主要的能源石油再過個幾十年就會全部用完了
因為二氧化碳過量造成的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洞
如果真的是臭氧層破洞的話之前為什麼會有隔離窗也可以得到解釋

因為一兩人愚蠢的決定造成戰爭的話最後一定會動用到核彈
核彈一用的話就是世界再度會到冰雪時代
大量的塵埃從地面升起然後如同雪片般的不斷持續幾百年的落下
如果這樣的話這部那好像永遠不會停的雪也可以得到解釋了

現在的環保說實在的也只不過是在拖延時間而已
如果不從根本去解決的話地球遲早會變成那個樣子的…

此外這一部裡面的"書"我很有興趣
現在做為資訊容器的除了書之外就只有部份電器用品 (壁畫之類的東西忽略)
可是書是死的一本裡面的東西你翻個一百遍也還是一樣的東西
電器用品沒有電的話只是一塊廢鐵

可是做為記錄工具書還是目前最方便最實用而且也是最易保存的有形之物
跟中小型電器不同的是它不用電 除字典等級的書都便於攜帶 想要的資料只要裡面有一翻就有
如果有跟這一部一樣可以"替換"資料的書出現的話一定是劃時代產品
然後之後再加上些什麼連線功能的話原發明者一定賺翻了(?)
先不說有多少人對書本這種可以拿在手上閱讀的容器有著眷戀
除去不能替換資料這個缺點外書的確是最實用的資料保存工具

不過真要開發這種產品的話最基本的能源還是很大的問題就是了…orz
要沒有能源不受干擾波影響的替換內部資料以現在的技術而言真的有點困難…

做為只有大約30分鐘的作品我給予這一部很高的水準
因為只有不到半小時的時間所以有興趣的人就去找來看吧